散文
周玉明
讀書如散步皆貴在適意。不管是明窗凈幾白云悠悠,小橋流水茂林修竹,還是夜闌人靜萬賴俱寂,只要擁有一份清新寧靜的心境,隨時隨地皆可以悠然而讀。紅袖添香也罷,蛙鳴之地也罷,用不著刻意去選擇環(huán)境。譬如,在汽車上,經(jīng)常就可以看到有人手捧一本書,讀得入神,盡管身旁的人擠得很利害,但他仍然聚精會神。據(jù)說聞一多除了教課外,總是在小樓上讀書,幾乎樓梯亦不下一步,同事名此樓“何妨一下樓主人”。我也曾見過這樣一首詩:“春來不是讀書天,夏日炎炎正好眠,等到秋來冬又至,不如等待到來年。”其實讀書四季皆宜,春夏秋冬均可一卷在手,攬書入懷,怨熱怨冷,真是胡諂。
讀書猶如散步,還重在實在,不慕虛榮。書的價值,古時便有“黃金屋”、“顏如玉”的說法,可見書的重要。然而書畢竟是別人寫的,再精彩也是別人之作,要想把別人的書的精華“占為己有”,則必須懂得讀書,學(xué)會消化吸收。袁枚在《隨園詩話》中就說過:“讀書如吃飯,善吃者長精神,不善吃者長疾瘤。”我信然。因善讀書者,有看不完的景致,有賞不盡的風(fēng)光,更有學(xué)不完的人生歷練,可以一點點感覺著生活的勞苦與沉重,一絲絲體味世事的嬗變與溫馨。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