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
伴隨天籟的心靈歌唱
——評杜曉言的歌詞創(chuàng)作
曾祖標(著名歌詞評論家)
——評杜曉言的歌詞創(chuàng)作
曾祖標(著名歌詞評論家)
這是一位鐵路工人出身的詞作家,這是一位歷經(jīng)磨難、自學成才的不倦歌手。當筆者捧讀杜曉言的四部歌詞集時,心靈被震撼了。于是,耳邊響起一曲鐵路工人的贊歌:“愿你的胸膛裝進一個太陽/愿你的肩膀扛起一座山梁/有種你就去開路/有志你就走四方/人生道路九十九/一路走來一路唱/不管這世界是冷還是涼/男子漢的心里總是滾燙燙。”我們眼前的杜曉言,不正是鐵道戰(zhàn)線上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,心里總是滾燙燙的男子漢嗎?!
輕松的腳步,往往顯得膚淺而浮乏;沉重的腳步,才能留下深刻而殷實的腳印。杜曉言出生在山東鄆城縣一個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,因兄弟姐妹多,加之父母早逝,僅讀了七年書就被迫輟學打工。后來參軍當了鐵道兵,1984年部隊整編,隨鐵道兵集體轉(zhuǎn)工,繼續(xù)干鐵道工作。二十多年來轉(zhuǎn)戰(zhàn)全國各地,先后做過筑路工、鋪軌工、架橋工、火車司機、文秘工作等等。在實踐中,他深深懂得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。于是,無論鐵路修到哪里,也無論環(huán)境多么惡劣,條件多么艱苦,始終堅持自學,堅持寫作,充滿對生活的摯愛和真善美的探求。杜曉言的努力,受到老詩人臧克家的熱情鼓勵。也許歌聲最能抒發(fā)心中的感情,杜曉言最終挽起繆斯,把立足點轉(zhuǎn)到歌詞創(chuàng)作上。他將風聲、雨聲、汽笛聲融入作品;他將汗水、淚水、心血注入文字;勤奮是筆,毅力為墨,在對藝術(shù)執(zhí)著追求的底色中盡情揮灑。除刊用上千件新聞稿外,發(fā)表歌詞作品600多首,承載起作者的追求與向往。其中《唱祖國》、《很甜美》等在中央和省電視臺演播。繼歌詞集《心海蕩舟》、《心中的祝?!贰ⅰ肚楦屑覉@》出版之后,第四部歌詞集《青梅竹馬》又將付梓。這是伴隨天籟的聲音,發(fā)自心底的歌唱,知識改變命運,成功的鮮花永遠屬于強者。2005年“六一”兒童節(jié),應兗州人民廣播電臺之邀,為青少年介紹了自學成才的事跡。杜曉言激情如涌,含著熱淚的介紹,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的心。特別是一些青少年在充滿敬意的同時,為自己條件優(yōu)越而沒有努力學習而愧疚。對于創(chuàng)作,杜曉言說:干鐵道是我的職業(yè),寫歌詞是我的愛好;前者是生活的需要,后者是心靈的渴求。于是,他既唱鐵路工人的豐采,也唱自己的人生追求,既唱大江東去的豪情,也唱小橋流水的眷戀。
謳歌鐵路工人的無私奉獻,唱出產(chǎn)業(yè)大軍的豪邁氣概
高爾基說:“熱愛生活的人愛唱歌。”鐵路連接夢想,勞動創(chuàng)造世界,作為鐵路工人出身的詞家杜曉言,他把歌唱鐵路工人的責任高高舉過頭頂。在他的作品中,我聽到了長期想聽而聽不到的聲音,這就是工人階級的聲音,這就是產(chǎn)業(yè)大軍的誓言?!吨泛狼椤氛墙o了我們這種久違的感動:
塞北的雪封不住心中的火苗/江南的雨沖刷不掉幸福的微笑/在雜草叢生的戈壁鋪路/在亂石陡峭的山崖架橋/多少回荊棘劃破雙腳/多少回蚊蟲死叮亂咬難嚇不破筑路工的膽/重任壓不彎筑路工的腰/那一頂頂風雨洗白的帳蓬/多像筑路工默默奉獻的寫照。
這首歌詞坦誠直率,讀起來是激情的詩,唱起來是戰(zhàn)斗的歌。它反映了鐵路工人的追求、勤勞、純樸、吃苦、勇敢、執(zhí)著、堅強與智慧的品格。在歌舞升平、燈紅酒綠的今天,讀讀這充滿陽剛大氣且充溢熱汗味的文字,不僅使人感嘆,同時也使人驚省。其實,寫詩作詞的本身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把這種文學載體當成利劍、當作武器,用來為親愛的階級說話,為我們的同志服務。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同工人兄弟的情懷聯(lián)系在一起,這種創(chuàng)作就凸顯出了嶄新的意義。再讀《筑路工的風貌》:
別說咱流的汗多掙的錢少/其實咱生命的價值描進延伸的軌道/別說咱出的力大衰老得太早/其實咱不老的青春融進架設的彩橋/舍小家冷落了友情親情 愛情和鄉(xiāng)情/顧大家走遍了萬水千山 荒原和海島/逢山開路為了實現(xiàn)強國富民的宏偉目標/這就是你這就是我筑路人生的精神風貌。
別說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/其實咱創(chuàng)造的財富涌進城鄉(xiāng)建設的春潮/別說咱平凡的崗位沒有榮耀/其實咱閃光的足跡銘刻拼搏奉獻的自豪/走小路情系著千村萬寨 水鄉(xiāng)和邊疆/修大道嘗遍了風吹雨打 日曬和雪飄/遇水架橋為了實現(xiàn)國強民富的遠大目標/這就是你這就是我筑路人生的真實寫照。
勞動最辛苦,勞動最光榮。這首歌詞不僅描述了鐵路工人的艱辛、苦澀、傷痛,還描繪了工人階級的奮斗、奉獻、自豪,充分映照出鐵路工人絢麗多姿的戰(zhàn)斗生活與寬廣豐富的內(nèi)心世界。由此既讓人聽到高吭嘹亮的勞動號子,又聽到了雄健豪邁的進行曲。我們的筑路大軍,正是在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與南北轉(zhuǎn)戰(zhàn)中奉獻青春,將一己悲歡與共和國鐵道事業(yè)緊緊連接在一起,從而獲得了人生的第一重價值。正因為有了千千萬萬產(chǎn)業(yè)大軍的擁簇,時代的列車才滾滾向前,從閉塞駛向坦途,從貧窮駛向富庶,從今天駛向明天。由此我想到,為什么當今有那么多少男少女不去崇拜勞動模范,不去崇拜英雄人物,不去崇拜科學家,而忘情地崇拜歌星、影星和笑星?我們要問:這些少男少女的精神境界到底在什么地方迷了路?!
贊美黨和人民的培養(yǎng),唱出赤子成長進步的風采
杜曉言過早地失去雙親,也失去了上學的機會,這是不幸的;然而他沒有因此而成為社會的棄兒,同樣茁壯成長,這又是他的幸運。杜曉言深情地說:“我是靠吃救濟糧長大的,是靠穿救濟衣長大的,是汲取黨的陽光雨露和當?shù)卣疅o微不至的關(guān)懷長大的,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使我這個過早失去父愛和母愛的農(nóng)家孩子,從小就對生活產(chǎn)生了無限的渴望和眷戀,對祖國產(chǎn)生了無比的熱愛和敬仰。”對此,作者在深深地感恩的同時,并拿起筆為之歌唱。他在《你真好》中唱道:“你真好你真好/天一樣高的恩情我忘不了/你真好你真好/海一樣深的教導我記得牢/寒冷的時候你送給我御寒的棉襖/饑荒的時候你送給我生活的溫飽/煩惱的時候你送給我開心的歡笑/停滯的時候你鼓勵我不停地朝前跑/黨啊有你我才能創(chuàng)造美好/黨啊有你我才能擁抱自豪。”
當你讀過他的《我是一棵樹》時,那詩一般美的語言,你無論如何也難以置信,作品出自僅讀過七年書的作者之手:
在你愛的土壤里生根是一種滿足/在你愛的陽光里發(fā)芽是一種幸福/在你愛的春風里開花是一種鼓舞/在你愛的金秋里結(jié)果是一種成熟。
祖國啊我是你呵護的一棵小樹/無論經(jīng)歷多少風雨也不年華虛度/祖國啊我是你愛撫的一棵綠樹/綠化荒漠點綴蓬勃是我的抱負。作品形象生動,充滿詩情畫意,尤其那發(fā)自肺腑的詠嘆,傳達出作者和廣大鐵路工人盡善盡美的思想境界。
創(chuàng)作實踐使杜曉言認識到:“歌詞創(chuàng)作并非兒戲,它不像生產(chǎn)磚坯子那樣,制作一種模型就可以生產(chǎn)起來無止境。歌詞創(chuàng)作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腦力勞動,沒有對生活深刻而獨特的感受和文學功底,是難以寫出佳作的。”是的,文學是一個“甜蜜的勞役”。作者的創(chuàng)作經(jīng)歷了開始時的“深受誘惑”,接下來的“趕鴨子上架”,繼而的是“逼上梁山”,到今天的“欲罷不能”等幾個階段。二十多年來,風雨歲月不但沒有消解他對歌詞的那份摯愛,相反的是,隨著歲月的推移,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豐富,使自己對創(chuàng)作有了一個比較深刻地理解。他在《我選擇了一條路》中寫道:“為了從昨天走到今天/為了從小路走上大路/為了命運有個好歸宿/我選擇了一條艱辛而漫長的路/用紙當船用筆做櫓/在那知識的海洋里飛渡/風雨無阻挫折無數(shù)/我在歲月的長河不停地追逐。”讀著這首歌詞,我自然想起弗羅斯特的詩《未選擇的路》:“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/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/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/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/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/但我選擇了另一條路/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/顯得更誘人更美麗/雖然在這兩條小路上/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/雖然那天清晨落葉滿地/兩條路都未經(jīng)腳印污染/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/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/恐怕我難以再回返/也許多年后在某個地方/我將輕聲嘆息往事回顧/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/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/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。”兩首作品共同表達了一個無怨無悔的追求。其實,不論人生的路怎樣風雨坎坷,只要你努力為社會發(fā)光發(fā)熱,每個人都有做太陽的機會。
抒發(fā)思鄉(xiāng)與母愛情懷,唱徹人間的永恒真情
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家庭是溫馨的港灣,家庭是成長的搖籃。然而,或許出于求學的原因,或許出于工作的需要,或許出于生計的所迫,許多人又不得不離開老家而遠走他鄉(xiāng)。日出月落,冬去春來,一路奔波。于是,思念故鄉(xiāng),牽掛親人,渴望團圓,成為苦澀而甘甜的渴盼。如《回家過年》:
年關(guān)還沒有來到/隔不斷的思念便踏上故鄉(xiāng)的小道/年關(guān)還沒有來到/說不盡的祝福已涌上含笑的嘴角/擔心將啟程的日子耽誤了/便早早地訂好回鄉(xiāng)的車票/害怕把準備的心意丟失了/就牢牢地打點好回鄉(xiāng)的提包/年關(guān)還沒有來到/心兒已把家鄉(xiāng)的親人擁抱。
新年已經(jīng)來到/分別的苦惱被濃濃的鄉(xiāng)音融化掉/新年已經(jīng)來到/工作的勞累被甜甜的鄉(xiāng)情全趕跑/擔心將親朋的期望辜負了/便鄭重地將團聚的酒杯舉得高高/害怕把爸媽的叮嚀忘記了/就虔誠地把老繭的大手握得更牢/新年已經(jīng)來到/人生的腳步又踏上遠行的大道。
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,作品既有回家的期盼,又有團聚的幸福,繪聲繪色描畫出游子此時此刻的心境,叫人回味不已。余秋雨指出:“諸般人生況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異鄉(xiāng)體驗與故鄉(xiāng)意識的深刻交揉,漂泊欲念與回歸意識的相輔相成。這一況味,跨國界而越古今,作為一個永遠充滿魅力的人生悸論而讓人品咂一盡”(《鄉(xiāng)關(guān)何處》)。其實,游子們就是在離鄉(xiāng)又返鄉(xiāng),返鄉(xiāng)又離鄉(xiāng)的往復中,寵辱不驚,貧富不棄,拾回了故鄉(xiāng)的背影和親情的渴望,使心靈得到慰藉。
游子思鄉(xiāng),首先牽掛的是母親,因為“一切遠行者的出發(fā)點總是與媽媽告別,走得再遠也一直心存一個媽媽”(余秋雨)。請讀《媽媽,我真想為你哭》:
給我生命給我幸福/不論長多大也不忘將我呵護/為我奔波為我忙碌/無論走多遠也不忘把我囑咐。
雙腳累得走不動了還把兒愛撫/眼睛累得看不見了還給兒指路/耳朵累得聽不到了還將兒招呼/脊梁累得挺不直了還把兒照顧。
一輩子沒有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/日子過好了還是那樣樸素/把愛傾注給兒女還嫌給予的不足/媽媽啊我真想為你哭! 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(xù)。為了兒女的成長,母親吃盡千般苦,受盡萬般難也在所不惜。自然,母親也成了人生的第一位導師,言與行都讓兒女崇敬一生。這種崇敬又往往發(fā)酵成一種牽掛與鄉(xiāng)愁。荷爾德林在《返鄉(xiāng)——致親人》一詩中說:“這是家鄉(xiāng)一道好客的門戶/它誘人深入到那充滿希望的遠方。”于是,魂牽夢繞的母愛與鄉(xiāng)愁便燦爛成一朵朵絢麗的山花。由此,我不能不聯(lián)想現(xiàn)實中,一些成年人只顧經(jīng)營自己的“安樂窩”而冷落年邁父母的狀況。莫非他們的良知也在商品大潮中被淹沒了。試想,一個人如果連生他養(yǎng)他的父母都不愛,他還能愛家鄉(xiāng)、愛鄉(xiāng)親、愛祖國、愛人民嗎?!
感嘆妻子的任勞任怨,唱徹愛情的美滿幸福
筆者在評論實踐中,接觸最多的莫過于愛情歌詞,最動人心弦的也莫過于愛情歌詞。??!男人是山,走進你的天地很美;女人是水,流到我的心頭是淚。于是,我動情地寫下了《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》、《愛情的滄桑與守望》、《足跡與墨跡同行,情愛和博愛相擁》、《捧給人間都是愛》、《雨打風吹卻燦爛》等長篇評論。同時在其他評論文章中,也往往把愛情作為一個專題進行論述。盡管如此,還是無法滿足詞家和讀者們的需要,更難以圓滿回答愛情生活中涉及的種種問題。是的,愛情領地有著太多的凄風楚雨,有著太多的悲歡離合。對此,我思考了很久,最近在創(chuàng)作筆記中寫下這樣一段心得:“古今中外愛情題材的作品之所以潮水般涌現(xiàn),除每個人都要經(jīng)歷愛情的甜酸苦辣之外,最根本的原因是愛情失敗了可以再來,死亡后還能再生,任何高手都無法窮盡情歌的無限魅力。”這個總結(jié)與表述,不知能否解讀愛情作品的這一現(xiàn)象?同樣,杜曉言在創(chuàng)作中也寫下了大量的愛情歌詞,從詞集名稱《青梅竹馬》就明白作者所寫的內(nèi)容了。
杜曉言的愛情歌詞,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,就是以自己的妻子為抒情對象。無疑,夫妻是人生的伴侶,必須真誠相待。郭小川說:“戰(zhàn)士自有戰(zhàn)士的愛情,不斷創(chuàng)新,新美如畫。”培根則指出:“一切高尚的家庭,總有一種美的樂趣的吸引。”對于自己的妻子,杜曉言說:“我倆有著苦難的童年經(jīng)歷,所以在愛情上風雨同心,一路上翻過貧窮的大山,越過煩惱的河流,我們攜手走進并不富裕卻也充滿歡樂、祥和、幸福的伊甸園。我的許多愛情歌詞都是她美麗、善良、勤勞的化身。”難怪有人說:鐵路工人最疼老婆。我想有道理,鐵路工人鋪路架橋遠走他鄉(xiāng),與妻子團聚時間少,分離時間多,家庭生活重擔都要妻子一人扛著。請問,哪個鐵路工人不疼老婆,不感謝老婆呢?!請讀《筑路工的妻子“OK”》:
在我生活的小小舞臺/有一個角色扮演得非常可愛/沒有誰為她慶功喝彩/心靈的土地依然是花的世界/這些年來工作在外/家庭的劇目全由她彩排/老人的微笑里輝映著她的光彩/孩子的考卷里滲透著她的關(guān)懷/當通車的汽笛響起來/那便是筑路工對妻子深情的表白/分別的歲月充滿了期待/一輩子還不清妻子的情債/筑路工的妻子“OK”/時代的列車知道她付出的愛。
丈夫深深地愛著妻子,不僅僅因為妻子任勞任怨地支撐著溫馨的家,還因為妻子的心日日夜夜伴隨丈夫奔忙在鐵路建設工地上。再讀《獻給筑路工的愛》:
夢里與你見過千遍萬遍/總也放不下對你的思念/無論你腳下的路坎坷還是平擔,我的心始終伴隨你涉水跋山/如果筑路正在排障搶險/愿我的祈禱助你攻克難關(guān)/啊你把青春獻給祖國的鐵路線/我把愛情獻給你/筑路的好漢。
書信給你寫過萬語千言/總也訴不盡對你的愛戀/不管你的人生偉大還是平凡/我的愛始終是你征途的風帆/如果架橋遇到風雪阻攔/愿我的祝福為你撐起一片藍天/啊你把生命融進祖國的鐵路線/我把頌歌唱給你/筑路的模范。
可見,鐵路工人的妻子的思想境界多么高尚。同時不難看出,杜曉言所謳歌的愛情,是建立在誠實、平等、勞動、奉獻基礎之上,充分體現(xiàn)著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所以根基很牢固。而時下一些人以討好市場為己任,把愛情寫成“愛情秀”,對不健康的心理給予有償?shù)負崦?,完全放棄了藝術(shù)提升人的境界的社會責任,令讀者和聽眾很無奈。其實,現(xiàn)實中完全純粹的愛情是不存在的,愛情總是和實際生活承接在一起,并與道德情操的升華或墮落一并展現(xiàn)出來。作者謳歌同妻子的真摯的愛,是因為這種愛情像心靈大漠中的太陽,成為事業(yè)奮斗的動力和生命的甘泉,真正體現(xiàn)了人生的幸福與存在的價值。
杜曉言是一個真情的歌者,他的歌詞作品感情充沛,容易觸動讀者的情思與共鳴,其創(chuàng)作值得大書一筆。我想,今后努力的地方應該在“巧思”上下功夫。我在《歌詞審美探微》一書中曾指出:“詩詞主情,亦重智;智,就是指巧妙而完整的構(gòu)思。”俗話說:無巧不成書。既然歌詞屬于藝術(shù),藝術(shù)就得講究巧妙的構(gòu)思、這種巧,就是事物的結(jié)局往往出人意料之外,但從事物運動的規(guī)律看又在情理之中;這種巧,就是讓你獲得某種早有感觸久有感受卻又說不出的明白,作者一旦說出,就像獲得清風吹散云霧之后的豁然開朗。對此,我專門列舉了石祥、劉微的《一壺水》(1972年《解放軍歌曲》第二期)。三十多年過去了,這首歌詞一直保留在我的筆記本上,就是作品巧妙的構(gòu)思令人如獲珍寶。對此,希望曉言進一步鉆研創(chuàng)作技巧,苦練詞內(nèi)功夫,永不停歇心中的歌唱,從而寫出藝術(shù)趣味更濃,藝術(shù)檔次更高的歌詞作品。
為您推薦